上海大剧院引进“机械”舞台

2011-12-15 | 发布者:何婷婷 | 来自文汇报

  落座上海大剧院,前面是熟悉的舞台。假如戴一副“透视眼镜”,你会看到什么?


  一个机械“迷宫”


  其实也不用戴那种眼镜,去大剧院看一次演出前的“装台”就行。


  前不久,大剧院版京剧《锁麟囊》上演,开演前一天的下午,记者去到现场,见识了完全陌生的舞台景象:台上,舞台技术部的工作人员正合力把一幅幅抽象的水墨画布景挂起来,平常隐藏在舞台顶端的吊杆此时全都放了下来,高高低低排列着,颇为壮观。“39号吊杆升到5米!”“48号吊杆就位!”对讲机里不时传出一句句指令,记者一时间恍若置身建筑工地。


  7个月啃下130个厚本子


  舞台技术部的吴志华,已经在大剧院工作13年,舞台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已深深刻在脑子里。他告诉记者,如果把舞台拆开看,它就是个机械“迷宫”。主舞台分两部分,上部机械+下部机械。上部机械是那些吊杆,舞台上空藏着82根各种类型的吊杆,有40个吊点。下部机械是舞台本身,主舞台由6个板块构成,两边的侧舞台各是4个板块,这些板块在电脑控制下,能升降、平移、倾斜或旋转,能迅速搭配出各种舞台形态。


  这个“魔方”式的舞台是由日本三菱重工设计和制造的。吴志华记得,1998年舞台建成,日本方面派人来培训中方人员学操作,整整花了3个月。但学会操作不够,不了解舞台机械运行的原理,就不知道该如何保养、维修,就意味着大剧院每年都要花很大一笔钱请日本团队来养护。2002年,上海大剧院要求自己的技术团队啃下这块硬骨头。于是,日方送来了舞台机械的全部图纸,却没有对图纸作任何解释。


  全部图纸有多少张?听记者这一问,吴志华笑了:“可不能说‘多少张’!这么厚的图纸本,我就看了七八十本,电脑编程的书,也看了五十多本,加起来130本,总共花了7个月。”他边说边拿手比划一“本”的厚度,记者估计,那起码得有两三百页。


  如今,大剧院里3个剧场的舞台保养、维修,都由自己的团队独立在做。


  时常要24小时连着忙活


  操作舞台机械,在他们的工作中占着主要分量。“压力大啊!演出前装台,总要紧着赶;演出时则要随时保驾,确保不出一点差错。”上海大剧院一年总有200多场演出,舞台技术团队因此要连轴转——装台,保障彩排和演出,再拆台,如此周而复始,时常要24小时连着忙活。


  去年科隆歌剧院来大剧院上演《尼伯龙根的指环》,吴志华说这是他入这一行以来经受的最大挑战。德国人带来的布景,装满24个集装箱,跟来的舞台团队有78人,其中舞台技术人员将近30人。而大剧院的舞台技术团队,只有12人。


  12个人分成两班,24小时一轮换,奋战5天5夜才把基础布景做完。接下来的工作更磨人:《指环》是部超长的4幕歌剧,连演4个晚上才算完,而每一幕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因此每晚演出完毕,吴志华们要立即动手,先把这一晚的布景拆掉,再装上新布景。《指环》在上海演了两轮,加上上演前的一轮彩排,总共12天。这12天里,他们每天装了拆、拆了装,也是整整12轮。


  演出结束后,德方的制景负责人沃尔夫冈·贝兰将大剧院舞台技术团队25张布景方案的手写草稿要了去,说要挑两张,用镜框镶起来挂在办公室里。他对吴志华说,今后每次看到这两张“画”,就会想起上海大剧院的舞台技术团队,他会永远记住他们。


  演出前做两遍“技术彩排”


  吴志华说,布景的变换和舞台的移动,事先都会编好程序输入电脑,演出时舞台监督喊指令,他们在控制室里操作电脑。这听上去不复杂,其实也是难题:整个舞台技术团队,从戏剧学院毕业的只有1个,其他都是学工程出身;摆弄机械,他们不怕难,难的是只有弄懂每场演出、吃准节奏,操作才能做到分秒不差的精确。


  解决之道,仍然是苦练。经过多年磨炼,现在他们只要看一遍戏,再在脑子里过一下,整个演出的节奏就能记个八九不离十。他们还坚持每天做好工作记录、写下关节点,第二天上班前看一看、想一想。在正式演出之前,技术团队还总要做两遍“技术彩排”——就是没有演员在场,他们自己将整场的走景练一遍。


  这些与机械打交道的人,用自己的方式积累起了对艺术的了解:芭蕾舞剧《天鹅湖》有几个版本,国内舞团的演出和国外来的有哪些相似又有哪些不同……说来头头是道。

工程机械在线 CMO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onstruction Machinery Onl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