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经纬谈中国制造型企业“走出去”

2012-05-29 | 发布者:赵艳秋 | 来自和讯网


  随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中国经济增长与企业发展正遭遇资源、市场、环境等因素瓶颈限制。如果能有众多有条件的制造企业积极地“走出去”,将会突破这些瓶颈。同时,世界也将会看到中国强盛的另外一面。换言之,中国制造将更多成为中国创造。


  从企业的角度看,实施“走出去”战略将对企业建立全球分销网络、建立良好品牌以及实现产品附加值会起到关键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建立全球的采购渠道也将有利于企业减少对国内资源的消耗,降低企业外销产品的成本。对于企业来讲,更重要的是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充分利用海外高端人才,同时吸收和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体系和经验。虽然中国企业在制造水平上可能并不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是他们通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经营管理经验而形成的经营管理体系,的确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企业想要实现国际化经营,就必须配置一个能够在全球管理、经营、控制的世界级管理团队,而打造这样一个团队和体系显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由此,我们看到在越来越多的海外并购当中,中国买方公司更倾向于保留卖方公司的原有管理团队,让其继续经营全球业务。这是个值得肯定的做法。


  陈经纬表示,从国家宏观经济来讲,制造型企业“走出去”可以帮助贸易相对平衡,减少贸易摩擦,从而稳定人民币汇率,实现经济增长格局的转变和稳定。整个制造业行业结构升级将逐渐改变中国对出口的依赖,也是国内经济结构转变的重要标志。制造型企业的国际化运营,使得一部分生产基地将被转移至国外,在缓解国内众多行业内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的同时,也可以加速国家特别强调的环保和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既然目前国内外形势有利于中国制造业“走出去”,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更恰当呢?我认为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制造型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将会更加可行。目前,欧债危机依然没有结束,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除希腊特别严重之外,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的债务情势也岌岌可危。刚结束的八国峰会提出的共识是今后的共同任务是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在此背景下使得许多欧美国家对来自于中国的投资和合作更加开放,其估值也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我们国家目前有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我相信,国家应该有能力帮助解决中国制造业海外投资中的融资问题。可以说,这些有利因素架构了制造型企业“走出去”的有利条件。


  陈经纬强调,“中国有条件的制造业"走出去"大有文章可做。”通过企业、政府和商会的互相配合,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环境,中国制造型企业“走出去”是适应国际经济形势变局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制造型企业响应国家的号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我衷心地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中国的企业都能以一个更高的姿态站立在全球的舞台上,在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加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工程机械在线 CMO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onstruction Machinery Onl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