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具有我国特色农民教育培训途径

2012-01-30 | 发布者:高鹏 | 来自工程机械在线


  关于新形势下我国农民教育培训改革发展的推进措施


  目前,各级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有许多支持政策和投入,但是,部门分割、各自为战、重传统轻创新、重项目轻制度建设、重声势轻实效,今后应重点建立和完善体系和机制,全面提升教育培训能力。能力建设重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一是要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上下工夫。大力推进送教下乡,把农民教育培训办到乡村、办到合作社、办到企业。建设一批送教下乡示范村,推进学分制和弹性学制,采用工学结合、农学交替、分段学习、半农半读等方式,方便农民完成学业。加强特色专业、精品专业建设,改革农民教育培训评价制度。


  二是要在资源整合创新上下工夫。倡导各级农广校共同参与开发文字教材、音像教学节目和计算机课件,集中体系智慧,开发具有鲜明特色和广泛影响力的农民教育培训教学资源;倡导区域性教学媒体资源共同开发,利益共享,加强区域性教学媒体资源建设和综合利用;建立优秀教学媒体资源评优制度,促进各种教学媒体资源质量不断提升。利用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农广在线”等网络平台,建立网上课堂,为各级农广校开展网络教学提供支持。


  三是要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下工夫。以提升能力为核心,分层次、分步骤对各级校长、教学管理人员、辅导教师实施轮训。以提升教学能力为核心,着力打造一支“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以提升教学规范化管理能力和水平为核心,打造一支能力强、水平高的优秀教学管理人员队伍。推行导师制度,使教师成为学员生产实践的师傅。开展教学能手评选和优秀课件评比,鼓励教师努力钻研业务,强化能力。


  四是要在基础能力与条件建设上下工夫。重点开展“三个创建”。开展标准化县级农广校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充实教学设施设备,改善办学条件,创建农民教育培训示范学校。依托区域产业特色鲜明、办学条件较好的省、市级农广校,创建特色现代农业培训基地;依托各级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创建教学实训基地。


  五是要在制度与机制构建上下工夫。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三项制度”:一是健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制度,完善送教下乡和半农半读的各项管理制度与考核评价制度,实现农民中等专业教育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二是建立新型绿色证书制度,使培养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形式更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实际需求;三是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现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有效衔接,全面推行农民职业教育“双证制”。同时,强化机制创新,推进“五个结合”:一是推进产学研结合,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场所等与农业生产需求、成果转化紧密结合,成为联结科研和生产的纽带。二是推进农广校与职业教育中心合作,实行错位发展、合作办学,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探索建立农教结合工作机制。三是推进远程教育与实践教学结合,既重视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的应用,又注重对学员实践技能的培养。四是推进农广校发展与城市职教结合,实现农广校与城市职业学校、用工企业在联合招生、师资培训、教学资源、学生实习、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进行长期、稳定合作,建立农广校教育与城市职教合作发展机制。五是推进国内外教育培训结合,建立广泛的合作交流机制,扩大中国农民教育培训的影响力,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和中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道路理论研究,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教育培训发展道路。
 

工程机械在线 CMO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onstruction Machinery Onl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