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城镇化过程中的基础设施融资创新

2013-08-19 | 发布者:柴喜男 | 来自工程机械在线

  从趋势看,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瓶颈之一即是城市基础设施融资,这些基础设施投资正逐步从高铁、高速公路以及机场建设转向地铁、城际交通网、以及城市供水、燃气管道和污水处理等公共设施。然而,在当前融资和财税体制下,城市基础设施融资依然存在诸多挑战,突出表现在地方政府缺少可持续的支柱税种和主体税源、公共服务责任和财力不匹配、地方债务负担压力较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等。为解决上述突出矛盾,需要城市基础设施进行必要的城市融资工具创新、财税体制改革、以及土地制度改革等创新,从而打造可持续的城市融资方式。

 

  一、城市基础设施融资:历史和现状

 

  (一)历史回顾

 

  历史上,中国城市基础融资模式经历了“以财政投入为主、银行信贷为辅”到 “土地财政为主,财政投入、银行信贷为辅”,进而到“打包信贷为主导的多元化融资”的路径。

 

  第一阶段,1986-1990年,属于财政资金接近包揽阶段。在这一时期实施的是“放权让利”、“财政包干”、开征城建维护税等一系列改革,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较为宽裕。当时95%以上的城市建设所需资金来自于财政专项收入,包括中央拨款、地方拨款和税费等。

 

  第二阶段,1991-1997年,属于土地经营为主导的阶段。1992年之后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高涨,城市建设的投资需求也迅速扩张。但与此同时,中国在1994年实施了分税制改革,大幅度提高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占比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而“事权”的重心则慢慢开始下沉。为满足城建的需要,地方政府在1991年国有土地改革之后就开始追寻市场化的融资方式,土地经营收益逐步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源。1992年开始,各地陆续成立了不少政府性的城市投资公司,作为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依托这些平台,银行贷款成为地方城市建设重要的融资来源。可以看到,在1991-1997年间,以土地为主的资源收益比重达到了42.6%。

 

  第三阶段,2002以来,属于“打包贷款”为主导的融资阶段。伴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结束,新一轮的城市化投资浪潮到来。当时有两个重要的经济背景:(1)2002年的“二次分税制改革”,02年之后开始实施了新的所得税分享制度,致使地方政府由原有的分享50%下降到40%;(2)2003年,为维护粮食安全等战略,中国出台了包括限制土地“农转非”政策、从严审批建设用地等一系列调控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打包贷款”逐渐开始兴起,依托政府设立的融资平台,地方政府开始向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申请期限长、额度大、可以充当资本金使用的“软贷款”,从而缓解了地方城市建设的资金不足问题。从数据上到,在2002-2005年期间各种债务贷款在城市建设中占比超过30%,与此同时,多元化的融资路径开始涌现。

 

  (二)2009年以来的融资模式探索

 

  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伴随庞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和融资需求,一系列融资创新模式不断出现,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2009年-2010年融资平台快速扩张,从地方政府的角度看,可以说融资平台已经成为最有效的地方政府融资的途径之一。在审计署2011年6月公布的6576个融资平台的审计报告中,10.7万亿的平台中,已支出投向的债务中有37%用于市政建设、25%用于交通运输的建设,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占比支出较大部分。

 

  事实上,融资平台由预算法间接催生,如今已成为较为成熟的融资载体。任何投融资都需依赖一定的载体,但由于预算法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不允许赤字以及自主发债,因此地方政府绕开现行体制与政策的障碍,成立了集融资、建设和经营、债务偿还为一体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

 

  其次,近30%的信托资金投向基础产业。2008年4季度开始“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出台后,银行开始大规模信贷投放,但是在2009年4季度以来,宏观政策开始逐步控制信贷投放增长。偏紧的信贷融资环境,结合信托的灵活运用优势,使得信托业的规模迅速扩大,可以看到,信托资金的投向还是青睐于基础产业,2010年投向基础产业6122亿元,占比全部新增信托资金的29%,2012年上半年,占比也达到了25.3%。

 

  二、下一阶段城市基础设施融资:融资需求和突出问题

 

  (一)融资需求

 

  尽管经过近年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下一阶段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仍将产生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目前来看,长三角和珠三角人均基础设施存量最高、中部地区远远落后,但即便是长三角地区也尚不及OECD国家1990年的水平。比较来看,长珠三角地区当前的存量也仅仅和美国1972年、加拿大1979年一级日本的1976年水平相当,落后了40年;而西部、环渤海以及中原地区更是远远落后于以上OECD国家。

 

  从未来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结构上看:

 

  第一,从路网密度来看,中国铁路建设相对滞后,依然存在较大投资空间。2011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3万公里,比上年增加2071.1公里、增长2.3%,里程长度居世界第二位。从路网密度的国际比较来看,不论是基于国土面积还是基于国家总人口,中国都是处于较低水平。

 

  第二,公共设施严重不足,投资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不断加大。随着基本的道路、桥梁等建设完善之后,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就愈显重要,城市污水的处理、燃气管道的铺设、城市绿化、垃圾处理、公园的建设等公共设施投资续期加大。以城市改善的卫生设施为例(获得经改善卫生设施是指具有最基本的处理排泄物设施的人口所占的比例),中国仅74%,不及平均的中等收入国家,远不及高收入国家;城市最基本的燃气普及率尚有4个省未达80%。

工程机械在线 CMOL.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onstruction Machinery Online. All Rights Reserved